Hi,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博客,我是 Payne,我的博客地址是https://qinyuanpei.github.io。这个月基本上没怎么更新博客和公众号,所以今天想写一篇科普性质的文章,主题是 JavaScript 中的修饰器。 为什么使用了"邂逅"这样一个词汇呢?因为当你知道无法再邂逅爱情的时候,你只能去期待邂逅爱情以外的事物;当你意识到爱情不过是生命里的小插曲,你只能去努力弥补生命的完整性。在过往的博客中,我曾向大家介绍过譬如 Spring.NET、Unity、AspectCore 等 AOP 相关的框架,亦曾向大家介绍过譬如 Python 中的装饰器、.NET 中的 Attribute、Java 中的注解等等。再我看来,这些都是非常相近的概念,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又双叒叕要说 AOP 啦!什么?你说 JavaScript 里居然 AOP!这简直比任何特性都要开心好吗?而这就要从本文的主角——JavaScript 中的修饰器说起。
什么是修饰器
JavaScript 中的修饰器(Decorator),是 ES7 的一个提案。目前的浏览器版本均不支持这一特性,所以主流的技术方案是采用 Babel 进行转译,事实上前端的工具链有相当多的工具都是这样,当然这些都是我们以后的话题啦!修饰器的出现,主要解决了下面这两个问题:
- 不同类间共享方法
- 在编译时期间对类及其方法进行修改
这里第一点看起来意义并不显著啊,因为 JavaScript 里有了模块化以后,在不同间共享方法只需要将其按模块导出即可。当然,在模块化这个问题上,JavaScript 社区发扬了一贯的混乱传统,CommonJS、AMD、CMD 等等不同的规范层出不穷,幸运的是 ES6 中使用了 import 和 export 实现了模块功能,这是目前事实上的模块化标准。这里需要关注的第二点,在编译时期间对类及其方法进行修改,这可以对类及其方法进行修改,这就非常有趣了呀!再注意到这里的修饰器即Decorator,我们立刻想 Python 中的装饰器,想到装饰器模式,想到代理模式,所以相信到这里大家不难理解我所说的,我们又双叒叕要说 AOP 啦!
那么说了这么多,JavaScript 中的修饰器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其实,它没有什么好神秘的,我们在 Python 和 Java 中都曾见过它,前者称为装饰器,后者称为注解,即在类或者方法的上面增加一个@符号,联想一下 Spring 中的 Controller,我们大概知道它长下面这样:
/* 修饰类 */
@bar
class foo {}
/* 修饰方法 */
@bar
foo(){}
OK,现在大家一定觉得,这 TM 简直就是抄袭了 Python 好吗?为了避免大家变成一个肤浅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具体的例子:
修饰类
@setProp
class User {}
function setProp(target) {
target.age = 30
}
console.log(User.age)
这个例子展示的是,我们如何通过修饰器函数 setProp()来为 User 对象赋值,为什么叫做修饰器函数呢?因为这就是个函数啊,而且 JavaScript 和 Python 一样都是支持函数式编程的编程语言,所以大家看到这个大可不必感到吃惊,因为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好了,注意到 SetProp()方法有一个参数 target,因为该方法修饰 User 类,所以它的参数就是 User 类,显然它为 User 类扩展了一个属性 age,并给它赋值为 30。相信有朋友一定会奇怪这个 age 是哪里定义的,我只能说 JavaScript 是个神奇的语言,一切都是对象,一切都是函数。现在,当我们执行到最后一句时,会输出 30,这是因为修饰器对类进行修改。
现在我们尝试修改下这个方法,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修饰器修改 age 属性的值,而不是让它成为一个固定数值 30,这样就涉及到带参数的修饰器函数。修饰器函数本身会接收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被修饰的对象,因此为了增加一个新的参数,我们需要对原来的函数进行一层包装,你知道吗?此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 TM 真的和 Python 一模一样啊。好了,遵从这个策略,我们修改原来的代码,并将其调整如下:
@setProp(20)
class User {}
function setProp(value) {
return function (target) {
target.age = value
}
}
console.log(User.age)
此种差别,大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我们在使用修饰器函数 setProp()的时候,现在允许传入一个参数 20,此时的结果是非常地显而易见的,这段代码将如你所愿地输出 20。
修饰方法
既然修饰器可以修饰类,那么可不可以修饰方法呢?答案自然是可以的。因为当修饰器修饰类的时候,修饰器函数的参数是一个对象,即 target,而当修饰器修饰方法的时候,修饰器函数的参数是一个函数。可函数难道就不是对象吗?.NET 里的委托最终不是同样会生成一个类吗?Python 中不是有函数对象这一概念吗?那么,我们继续看一个例子 :
class User {
@readonly
getName() {
return 'Hello World'
}
}
// readonly修饰函数,对方法进行只读操作
function readonly(target, name, descriptor) {
descriptor.writable = false
return descriptor
}
let u = new User()
// 尝试修改函数,在控制台会报错
u.getName = () => {
return 'I will override'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修饰器函数 readonly()对 getName()方法进行修饰,使其变成一个 readonly 的方法。我们提到修饰器函数有三个参数,target 指被修饰的对象,name 指被修饰器对象的名称,descriptor 指被修饰对象的 defineProperty。因为设置 descriptor 的 writable 属性为 false 以后,这个函数就无法被覆盖重写,所以代码中尝试重写该方法时就会报错;同理,如果我们对 descriptor 的 value 属性进行修改,则可以对该函数进行重写。
总结
相信熟悉 Python 中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在 Python 中内置了大量的装饰器,譬如@property 可以让一个方法像属性一样被调用、@staticmethod 可以让一个方法变成静态方法、@classmethod 可以让一个方法变成类方法等。那么,作为 Python 的追随者,JavaSript 中是否存在相类似的概念呢?答案还是肯定的啊!哈哈。具体大家可以参考这里:ES6 Decorator
AOP 与修饰器
熟悉我写作风格的朋友,应该可以猜到我接下来要做什么了。的确,作为一个在某些方面有强迫症的人,我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大家推广 AOP,因为我相信 AOP 真的可以帮大家去做很多事情。比如最简单的记录日志,或许在前端项目中大家更习惯用 console.log()来记录日志,甚至是使用 alert(),毕竟这些东西不会在界面上展示出来,所以写一写这些东西好像无可厚非。可当你有了 AOP 以后,为什么还要做如此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我看到在前端同事的代码中,使用修饰器做了一个简单的 AOP,这非常符合我的品味。具体怎么样去做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段代码:
class Bussiness {
@log
step1() {}
@log
step2() {}
}
function log(target,name,decriptor){
var origin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function(){
console.log('Calling function "${name}" with ', argumants);
return origin.apply(null, arguments);
};
return descriptor;
}
我们刚刚提到通过修改 descriptor 的 value 属性可以达到重写方法的目的,那么这里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对原来的方法进行了修改,在调用原来的方法前调用 console.log()写了一行日志。的确,就是这样一行平淡无奇的代码,将我们从泥潭中解救出来。试想看到一段日志记录和业务流程掺杂的代码,谁会有心情去解读代码背后真实的含义,更不必说将来有一天要去删除这些日志有多么艰难啦。AOP 的基本思想是在代码执行前后插入代码片段,因为根据 JavaScript 中的原型继承,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为 Function 类型扩展出 before 和 after 两个函数:
Function.prototype.before = function(beforefunc){
var self = this;
var outerArgs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1);
return function{
var innerArgs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
beforefunc.apply(this,innerArgs);
self.apply(this,outerArgs)
};
};
Function.prototype.after = function(afterfunc){
var self = this;
var outerArgs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1);
return function{
var innerArgs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
self.apply(this,outerArgs)
afterfunc.apply(this,innerArgs);
};
};
想象一下,现在我们在重写 descriptor 的 value 属性的时候,可以同时指定它的 before()方法和 after()方法,所以最初的这段代码可以继续被改写为:
var func = function(){
console.log('Calling function "${name}" with ', argumants);
return origin.apply(null, arguments);
};
func.before(function(){
console.log('Start calling function ${name}');
})();
func.after(function(){
console.log('End calling function ${name}');
})();
所以,所有让你觉得会增加风险的东西,都是源于你内心的恐惧,因为你不愿意去尝试改变,这是真正的复用,如果 Ctrl + C 和 Ctrl + V 可以被称为复用的话,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是网红啦!这并不是一个笑话,还有什么比写一个@log 更简单的吗?同样,我们可以使用修饰器去统计代码运行的时间,而不是在所有地方用两个 Date()对象去相减。遵从简洁,从心开始:
function time(){
return function log(target,name,decriptor){
var origin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function(){
let beginTime = new Date();
let result = origin.apply(null, arguments);
let endTime = new Date();
let time = endTime.getTime() - beginTime.getTime();
console.log("Calling function '${name}' used '${time}' ms");
return result;
};
return descriptor;
};
}
@time
foo()
再比如,我们的业务中要求:用户在访问相关资源或者是执行相关操作时,需要确保用户的状态是登录着的,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在代码中,使用 if 语句去判断用户是否登录,试想如果所有的业务代码都这样写,两个模块间就存在了直接耦合,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最简单的做法,因为它照顾了大部分人的思维和情绪,可你看 Angular/Redux/TypeScript 等项目中无一不遍布着修饰器的身影,当一种框架逐渐流行并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好像大家立刻就忘记了一件事情:原本我们都是非常排斥这些奇技淫巧的,可因为框架的流行你就默认接受了这种设定。那么,这个逻辑如何使用修饰器来编写会怎么样呢?
class User {
@checkLogin
getUserInfo() {
console.log('获取已登录用户的用户信息')
}
@checkLogin
sendMsg() {
console.log('发送消息')
}
}
// 检查用户是否登录,如果没有登录,就跳转到登录页面
function checkLogin(target, name, descriptor) {
let method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function (...args) {
//假想的校验方法,假设这里可以获取到用户名/密码
if (validate(args)) {
method.apply(this, args)
} else {
console.log('没有登录,即将跳转到登录页面...')
}
}
}
let u = new User()
u.getUserInfo()
u.sendMsg()
显然,现在我们可以避免模块间的直接耦合,无需在每个业务方法中重复去写 if 语句,更重要的是通过 JavaScript 中的模块化规范,我们可以把 checkLogin 这个方法,扩展到更多的业务类及其方法中去,而唯一的代价就是在方法上增加@checkLogin 修饰,你说,有这样优雅的策略,你为什么就不愿意去使用呢?在 ASP.NET 中我们通过 Authorize 特性就可以为 API 和页面授权,现在看来这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呢?你现在还觉得这样麻烦吗?
本文小结
这篇文章从一个前端项目中的日志拦截器(InterceptLog)为引子,引出了 ES7 提案中的一个特性:修饰器。修饰器的出现,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不同类间共享方法;第二、在编译时期间对类及其方法进行修改。虽然目前修饰器不能直接在浏览器中使用,可是通过 Babel 这样的转译工具,我们已经可以在项目中提前感受这一特性,这里表扬下前端组的同事们。JavaScript 中的修饰器同 Python 中的修饰器类似,可以修饰类及其方法。JavaScript 中的修饰器不建议修饰函数,因为存在一个函数提升的问题,如果一定要修饰函数,按照高阶函数的概念直接包装函数即可。通过修饰器可以简化我们的代码,在本文中我们例举了日志记录、运行时间记录、登录检查三个 AOP 相关的实例,希望大家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有所收获。
最后,请允许博主爆一个料,因为要写一个简单的修饰器,需要安装若干 Babel 甚至是 Webpack 插件,我这篇文章中的代码,截止到写这篇文章时都没能在实际环境中运行,这不能怪我啊,因为前端的工具链实在是太长太多啦,这当然不能和直接内置装饰器的 Python 相比啊,这真的不是吐槽诶,我需要一个开箱即用的特性就这么难吗?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