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利用 MySQL 的 Binlog 实现数据同步与订阅(中):RabbitMQ 篇

AI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事件总线(EventBus)的概念、设计和实现,通过实现一个基于 RabbitMQ 的 EventBus,展示了发布-订阅模式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文章首先阐述了 EventBus 的设计原则和核心组件,包括事件发布、订阅与退订接口,以及事件处理器的注册机制。接着,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详细解释了基于 RabbitMQ 的 EventBus 实现,包括消息的发布、订阅与取消订阅,以及事件处理流程。此外,文章还讨论了 RabbitMQ 的一些高级特性,如消息的持久化、死信机制、重试与超时策略,以及四种交换器模式。最后,作者对 EventBus 在领域驱动设计(DDD)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并预告了下一篇博客将介绍如何通过 Python-Mysql-Replication 实现 Binlog 的发布。

紧接上一篇博客中的思路,这次我们来说说事件总线(EventBus),回首向来,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发布-订阅模式、观察者模式、IObservable与 IObserver、消息队列等等一系列的概念。所以,当我们尝试着去解释这个概念的时候,它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设计模式?是一组 API 接口?还是一种新的技术?显而易见,发布-订阅模式和观察者模式都是设计模式,而 IObservable与 IObserver、消息队列则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就像你可以用委托或者事件去实现一个观察者模式,而 Redis 里同样内置了发布-订阅模型,换言之,这是抽象与具体的区别,消息队列可以用来实现 EventBus,而 EventBus 主要的用途则是系统间的解耦,说到解耦,你可能会对观察者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这两种模式感到困惑,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像了,一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发布者(主题)是否与订阅者(观察者)存在强依赖关系,而发布-订阅引入了类似主题/Topic/Channel 的中介者,显然从解耦的角度要更彻底一些,所以,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实现一个事件总线(EventBus)。

EventBus 整体设计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可以知道,EventBus 其实是针对事件的发布-订阅模式的实现,所以,在设计 EventBus 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发布-定阅模式来作为对照,而一个典型的发布-订阅模式至少需要三个角色,即发布者订阅者消息,所以,一般在设计 EventBus 的时候,基本都会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供发布消息订阅消息退订消息的接口。由于 EventBus 本身并不负责消费消息,所以,还需要借助IEventHandler<T>来编写对应的事件处理器,这是 EventBus 可以实现业务解耦的重要原因。而为了维护事件和事件处理器的关系,通常需要借助 IoC 容器来注册这些 EventHandler,提供类似Castle或者Autofac从程序集中批量注册的机制,下面是博主借鉴 eShopOnContainers 设计的 EventBus,首先是 IEventBus 接口,其定义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EventBus 
{
    void Publish<TEvent> (TEvent @event) where TEvent : EventBase;
    void Subscribe<T, TH> ()
        where T : EventBase
        where TH : IEventHandler<T>;
    void Unsubscribe<T, TH> ()
        where TH : IEventHandler<T>
        where T : EventBase;
}

注意到,这里对事件(EventBase)和事件处理器(EventHandler)均有一定约束,这是为了整个 EventBus 的实现,在某些 EventBus 的实现中,可能会支持非泛型的EventHandler,以及Func这样的委托类型,这里不考虑这种情形,因为从 Binlog 中获取的数据,基本上都是格式固定的 JSON。关于这部分,下面给出对应的定义:

public interface IEventHandlerBase { }
public interface IEventHandler<TEvent> : IEventHandlerBase where TEvent : EventBase 
{
    Task Handle (TEvent @ebent);
}

public class EventBase 
{
    public Guid EventId { get; set; } = Guid.NewGuid ();
    public DateTime CreatedAt { get; set; } = DateTime.UtcNow;
}

而为了维护事件(EventBase)和事件处理器(EventHandler)间的订阅关系,博主这里定义了IEventBusSubscriptionManager接口,相信以你对发布-订阅模式的理解,你可以非常容易地想到,这里应该会用到一个字典来存储每一个事件以及该事件对应的事件处理器的类型信息。你猜对了,事实上大多数的EventBus都是这样实现的,尤其当你在实现一个基于内存或者进程内通信的EventBus的时候, 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完成了大多数的功能。理论上你还应该定义一个IEventStore接口,显而易见,这是针对事件的持久化接口,不过当我们选择RabbitMQ的时候,它无形中就自动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EventBusSubscriptionManager 
{
    EventHandler<EventBusSubscriptionEventArgs> OnSubscribe { get; set; }
    EventHandler<EventBusSubscriptionEventArgs> OnUnsubscribe { get; set; }
    void Subscribe<T, TH> ()
        where T : EventBase
        where TH : IEventHandler<T>;
    void Unsubscribe<T, TH> ()
        where T : EventBase
        where TH : IEventHandler<T>;
    bool IsEventSubscribed<T> () where T : EventBase;
    bool IsEventSubscribed (string eventName);
    Type GetEventTypeByName (string eventName);
    void Clear ();
    IEnumerable<Type> GetHandlersForEvent<T> () where T : EventBase;
    IEnumerable<Type> GetHandlersForEvent (string eventName);
    string GetEventKey<T> () where T : EventBase;;
}

IEventBusSubscriptionManager接口主要提供了维护事件(Event)和事件处理器(EventHnadler)两者关系的一系列方法,我个人认为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点,实际上看 eShopOnContainers 的时候,我每次都是从其中的一个微服务开始研究的,因为这样你才能发现其中的神秘之处,不得不说,平时看那种流水账代码看惯了,看到这样清晰、优雅的代码,内心还是觉得幸福啊,对技术的热爱再度被燃起。

基于 RabbitMQ 的实现

Publish

好了,下面我们来看如何基于RabbitMQ实现上面定义的IEventBus接口,首当其冲的是Publish()方法的实现:

public void Publish<TEvent> (TEvent @event)
    where TEvent : EventBase 
{
    if (!_persistentConnection.IsConnected) _persistentConnection.TryConnect ();
    using (var channel = _persistentConnection.CreateModel ()) 
    {
        channel.ExchangeDeclare (_exchangeName, "direct", true, false, null);

        var eventName = @event.GetType ().FullName;
        var message = JsonConvert.SerializeObject (@event);
        var body = Encoding.UTF8.GetBytes (message);

        var properties = channel.CreateBasicProperties ();
        properties.DeliveryMode = 2;
        channel.BasicPublish (exchange: _exchangeName, routingKey: eventName, mandatory: true, basicProperties: properties, body: body);
        _logger.LogDebug ($"Publish message with RabbmitMQ BasicPublish: {message}");
    }
}

这里首先介绍下RabbitMQ中的两个概念,即ConnectionChannel。其中,Connection是操作RabbitMQ的基础,就像我们操作数据库的时候,需要首先建立数据库连接一样。那么,Channel又是什么东西呢?它是真正去操作RabbitMQ的东西。继续以数据库作为例子,那么Channel可以理解为ADO.NET中的Command,即,那个真正负责执行 SQL 语句的家伙。一个典型的使用RabbitMQ的过程,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

var connectionFactory = new ConnectionFactory() { HostName = "Your IP", UserName = "You User", Password = "Your Pass" };
var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CreateConnection();
var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Model();

回到我们的 EventBus 中,因为RabbitMQ的链接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所以,在微软的 eShopOnContainers 项目,它设计了一个支持自动重连的链接持久化类,我们这里同样有这个机制,当发现链接断开的时候,自动尝试重连,而接下来就由我们熟悉的Channel登场啦!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又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交换器(Exchange),好吧,这又要引出 RabbitMQ 中消息投递的原理,即 RabbitMQ 中消息并非由发布者直接发送给消费者,而是需要经过交换器这个中介者,虽然你可以直接去读写队列,但是实际应用中通常都不会这么做。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 EventBus 一样承担着中介者的角色,我们只需要关注怎么发布消息,这个消息将由哪一个订阅者来消费完全不需要我来关心,一个典型的消息投递过程如下图所示:

RabbitMQ消息投递示意图
RabbitMQ消息投递示意图

在这里,我们对消息进行序列化以后,按照事件的类型信息生成routingKey,并指定交换器的类型为direct,这是一个 RabbitMQ 中自带的发布-订阅实现,因为交换器会根据routingKey投递消息到对应的队列中,关于 RabbitMQ 中四种交换器的说明,可以在下一节找到答案。注意到在声明交换器的时候,第二个参数被设为 true,这是在 RabbitMQ 需要对这个交换器进行持久化;而第三个参数被设为 false,这是在告诉 RabbitMQ 这个交换器内的消息不允许自动删除;DeliveryMode 设为 2 则表示消息需要持久化到磁盘上,这样即使 RabbitMQ 发生意外宕机,依然可以从磁盘上恢复消息。最终,我们调用BasicPublish()将消息投递到指定的交换机中,这样就完成了事件的发布功能。

Subscribe/Unsubscribe

接下来,我们来看Subscribe()Unsubscribe()两个方法的实现过程。这里实际上需要实现两部分的功能,一个是管理事件(EventBase)与事件处理器(EventHandler)间的关系,一个是管理消费者、消费者队列与交换器间的关系。因为考虑到后续可能需要实现类似MediatR的进程内通信的功能,所以,我们考虑将这两部分剥离开来,这样方便对EventBus进行扩展。为此,我们定义了IEventSubscriptionManager这个接口,它的定义我们在前面已经见过,最终我们会在EventBus里引用这个中间层,这样可以让EventBus显得更加清爽一点,一起来看它的具体实现:

public void Subscribe<T, TH> ()
    where T : EventBase
    where TH : IEventHandler<T> 
{
    var eventName = GetEventKey<T> ();
    if (_eventHandlers.ContainsKey (eventName) && !_eventHandlers[eventName].Any (x => x == typeof (TH))) {
        _eventHandlers[eventName].Add (typeof (TH));
    } else {
        _eventHandlers[eventName] = new List<Type> () { typeof (TH) };
        _eventTypes.Add (typeof (T));
    }
    if (OnSubscribe != null)
        OnSubscribe (this, new EventBusSubscriptionEventArgs () { EvenType = typeof (T), HandlerType = typeof (TH) });
}
public void Unsubscribe<T, TH> ()
    where T : EventBase
    where TH : IEventHandler<T>
{
        var eventName = GetEventKey<T> ();
        if (_eventHandlers.ContainsKey (eventName) && _eventHandlers[eventName].Any (x => x == typeof (TH))) {
            _eventHandlers[eventName].Remove (typeof (TH));
        }
        if (_eventHandlers.ContainsKey (eventName) && !_eventHandlers[eventName].Any ()) {
            _eventHandlers.Remove (eventName);
            _eventTypes.RemoveAll (x => x.FullName == eventName);
        }
        if (OnUnsubscribe != null && !GetHandlersForEvent<T> ().Any ())
            OnSubscribe (this, new EventBusSubscriptionEventArgs () { EvenType = typeof (T), HandlerType = typeof (TH) });
}

可以注意到,订阅就是注册 EventHandler 到对应的键的过程,而取消订阅就是从对应的键里移除 EventHandler 的过程。为了确保在订阅或者退订的时候,可以通知到具体的 EventBus 实现者,譬如 RabbitMQ、Kafka 等,我们定义了OnSubscribeOnUnsubscribe两个委托,实际设计中,我们会在 EventBus 初始化的时候,将这两个委托指向 EventBus 内部订阅和退订的方法。对于订阅,我们需要用到 RabbitMQ 的BasicConsume()方法;而对于取消订阅,我们需要用到 RabbitMQ 的UnbindQueue()方法。下面给出关键部分的代码实现:

//RabbitMQ中订阅指定的routingKey
private void StartBasicConsume (string routingKey)
{
    _logger.LogTrace ("Starting RabbitMQ BasicConsume...");

    if (!_persistentConnection.IsConnected) _persistentConnection.TryConnect ();

    var queueName = GetQueueName (routingKey);

    var channel = _persistentConnection.CreateModel ();
    channel.ExchangeDeclare (_exchangeName, "direct", true, false, null);
    channel.QueueDeclare (queueName, true, false, false, null);
    channel.QueueBind (queueName, _exchangeName, routingKey, null);

    var consumer = new EventingBasicConsumer (channel);
    consumer.Received += async (s, e) => {
        var routingKey = e.RoutingKey;
        var message = Encoding.UTF8.GetString (e.Body.ToArray ());
        var tasks = ProcessEvent (routingKey, message);
        await Task.WhenAll (tasks);
        channel.BasicAck (e.DeliveryTag, false);
    };

    channel.BasicConsume (queue: $"Q:{routingKey}", autoAck : false, consumer : consumer);
}

//调用EventHandler处理事件
private IEnumerable<Task> ProcessEvent (string eventName, string message) 
{
    if (_subscriptionManager.IsEventSubscribed (eventName)) {
       //基于Polly构建超时合重试策略
        var policy = BuildProcessEventPolicy ();
        using (var serviceScope = _serviceProvider.CreateScope ()) 
        {
            foreach (var handlerType in _subscriptionManager.GetHandlersForEvent (eventName)) 
            {
                var handler = serviceScope.ServiceProvider.GetRequiredService (handlerType);
                if (handler == null) continue;

                var eventType = _subscriptionManager.GetEventTypeByName (eventName);
                var integrationEvent = JsonConvert.DeserializeObject (message, eventType);
                var concreteType = typeof(IEventHandler<>).MakeGenericType (eventType);

                _logger.LogInformation ($"Process event \"{eventName}\" with \"{handler.GetType().Name}\"...");
                yield return (Task)policy.Execute(() => concreteType.GetMethod ("Handle").Invoke (handler, new object[] { integrationEvent }));
            }
        }
    }
}
//RabbitMQ中退订某个事件
private void UnbindQueue (string routingKey) {
    if (!_persistentConnection.IsConnected) _persistentConnection.TryConnect ();
    var channel = _persistentConnection.CreateModel ();
    var queueName = GetQueueName (routingKey);
    channel.QueueUnbind (queueName, _exchangeName, routingKey, null);
}

其中,ProcessEvent()方法是 EventBus 通过一个或多个 EventHandler 处理业务的核心方法。当从 RabbitMQ 中接收到消息时,首先检查当前事件是否已注册。如果已注册,则获取当前事件对应的 EventHandler 集合,然后通过 IoC 容器逐个地取得对应实例,因为在定义 EventHandler 的时候,我们让Handle()方法返回了一个 Task,所以,我们可以顺利成章地使用Task.WhenAll(),而当所有的 EventHandler 都处理完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条消息被处理完了,此时,我们可以手动进行 ACK,这样这条消息就会从队列中移除,至此,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完整的 EventBus。

RabbitMQ 进阶与释疑

我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周围有很多人都劝我不要用 RabbitMQ,而主要的理由则是 RabbitMQ 的吞吐量不如 Kafka。我怀疑我们有时候会严重地高估自己,“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这种事情难道还少吗?与其一张嘴就是高并发、高可用,不如诚实一点结合实际来选择,我相信 RabbitMQ 里遇到的问题,可能有一些同样会在 Kafka 里遇到,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对于我写这篇博客的初心而言,我是为了把 Binlog 发布到 RabbitMQ 上,方便第三方来订阅这些数据的“变化”,所以,可靠性是不是要比吞吐量更重要一点呢?好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杞人忧天”式的 RabbitMQ 的进阶话题,就是当你熟悉了 RabbitMQ 的 API 以后,需要去着重考虑的东西。

RabbitMQ 丢消息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是最普遍的一个问题,按照“生产者 -> 交换器 -> 队列 -> 消费者”的模式,一旦发生丢消息的情况,无非有三种情况:生产者丢消息消息队列丢消息消费者丢消息。下面我们逐个进行分析:

1、对于生产者丢消息,RabbitMQ提供的transactionconfirm机制可以保证生产者不丢消息,transaction机制类似数据库的事务,只有当消息发送成功,事物才会被提交,否则事务被被回滚。因为每次发消息都必须开启事物,所以transaction机制会导致 RabbitMQ 吞吐量降低,一般建议使用confirm机制,即消息被正确投递则发送 ACK 给生产者,否则发送 NACK 给生产者。

2、对于消息队列丢消息,解决方案我们在前面有提到过,主要有两点,第一,声明队列的时候设置 durable 为 true,这表示这是一个支持持久化的队列。第二,发送消息的时候,设置 DeliveryMode 为 2,这表示消息支持持久化的磁盘,如果有一天 RabbitMQ 遭遇不幸,消息会被持久化到磁盘上,所以说,习惯性保存是个好习惯啊……

3、对于消费者丢消息,解决方案是手动 ACK,因为只有队列收到 ACK 时,它才会从队列中删除这条消息,否则,这条消息会重新回到队列中,只要它能重新回到队列、重新处理,它怎么会丢呢?你说对吧?

RabbitMQ 重试与超时

先说结论,关于重试与超时这个话题,我们有两种实现思路,一种是像博主这样,采用 Polly 定义超时+重试的组合策略,然后将这个策略附加到每一个 Handle()方法上,通过程序来实现重试与超时。而第二种思路,则是利用消息/队列的 TTL 实现超时,利用死信实现重试,消息 TTL 和队列 TTL 的不同在于,一个队列超时则队列内的消息会被全部清空,而一个消息超时则可以在清空前决定是否要清空。

重试与超时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幂等性,因为在以往的实践中,当我们的消费者变成一个第三方的 API 接口的时候,我们很难知道,一个消息到底需要处理多久,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宝洁这样的公司,它一个 API 接口居然能等将近 30 分钟,而更加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大量只能调用一次的接口,这类接口既无法保证能 100%调用成功,同样无法保证,第二次调和第一次调效果完全一样,所以,关于重试与超时这部分,其实应该结合实际业务去设计,因为每个人的诉求可能都不一样。

RabbitMQ 的四种模式

在实现 EventBus 的过程中,博主用到了direct类型的交换器,并说这是 RabbitMQ 内置的发布-订阅实现,实际上,这里应该有directfanouttopichead四种类型的交换器,下面我们来逐个地进行说明。

1、fanout相当于广播,所有绑定了该交换器的队列都会收到消息。如下图所示:

RabbitMQ-fanout模式
RabbitMQ-fanout模式

2、direct相当于发布订阅,只有绑定了该交换器且 routingKey 完全匹配的队列会收到消息。如下图所示:

RabbitMQ-driect模式
RabbitMQ-driect模式

3、topic相当于direct + 模糊匹配,所有绑定了该交换器的队列,且 routingKey 符合给定的模式,就会收到消息。如下图所示:

RabbitMQ-topic模式
RabbitMQ-topic模式

4、header相当于给每条消息定义了一个“头”,只有当头中的一个键值对(Any)或者全部键值对(All)匹配的时候,才会收到消息,这种实际应用中非常少,如下图所示:

RabbitMQ-header模式
RabbitMQ-header模式

RaabitMQ 的死信机制

RabbitMQ 中的死信(Dead Letter)机制,我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因为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延时队列",虽然在更多的场景下,我们希望消息能被立即处理,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像一个“实时”的行为。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条消息经过手动 ACK 以后从队列中移除,结果消费者端问你能不能再消费一次这条消息,所以,Kafka 里就提供了两种策略,即最多一次和至少一次,最多一次保证的是消息不会被重复消费,而至少一次保证的是消息 100%被成功消费。所以,简单来说,在为 RabbitMQ 配置了死信的情况下,可以让部分消息有机会重新进入队列、重新被消费。那么,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死信呢?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 消息被否定确认,使用channel.basicNackchannel.basicReject,并且此时requeue属性被设置为 false。
  • 消息在队列的存活时间超过设置的 TTL 时间。
  • 消息队列的消息数量已经超过最大队列长度。

接下来,为了配合死信机制,我们必须要声明死信队列,建议为每一个需要配置死信的事件单独定义一个死信队列,声明方法如下:

//声明死信交换器
channel.ExchangeDeclare("exchange.with.dlx", "direct", true, false);

//声明死信队列
var args = new Dictionary<string, object>();
//该队列中所有消息都进入死信交换器
args.Add("x-dead-letter-exchange", "exchange.with.dlx");
//该队列中指定routingKey的消息进入死信交换器
args.Add("x-dead-letter-routing-key", "foo.bar");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with.dlx", true, false, false, args);

本文小结

本文参考微软的 eShopOnContainers 项目,实现一个基于 RabbitMQ 的事件总线,事件总线是发布-订阅模式的一种延伸,可以在分布式的环境中令消息的发布者、订阅者完美地解耦,是领域驱动设计(DDD)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实现业务上的“事件驱动”非常有帮助。而实现 EventBus 最关键的三个方法,即 Publish()、Subscribe()和 Unsubscribe(),这其中需要了解一部分 RabbitMQ 的知识,所以,在这篇博客中,你可以了解到 RabbitMQ 的四种交换器、死信机制、重试超时机制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在下一篇博客中,通过 Python-Mysql-Replication 实现 Binlog 的发布,而一旦我们将 Binlog 发布到消息队列中,本文实现的 EventBus 就可以作为消息的中介者而登场啦,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的博客,我们下一篇见!

Built with Hugo v0.126.1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
已创作 275 篇文章,共计 1041161 字